365体育(中国·官方)app下载-官方网站

97级戴兵红教学案例二

单位/地点: 时间:2022-05-20 浏览量:347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学习任务

课标内容

学业水平

水平1-2

水平3-4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能够运用时空定位,知道两宋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经济重心的南移、理学的创立、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等史实,认识两宋社会的新变化。

2.通过史料分析的方法,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分析两宋社会的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认同。

1.能够运用时空定位,知道两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并将其置于古代中国历史发展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其变化及原因。

2.通过史料分析的方法,对辽宋夏金元发展的相关史料进行整理辨析、互证,知道辽夏金元等少数民族的兴起、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权,最终元朝完成大一统等史实,形成“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核心价值。

3.能够从宋元商品经济的繁荣及海上丝路的发展的新变化和辽宋夏金元等诸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的大一统学习中,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    

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导学导思

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一)教材解说


1.时空结构

英国召开第一次议会

朝鲜建立高丽王朝

日本建立廉仓幕府





1265

10世纪初

13世纪初

12世纪末




直线 350直线 351直线 352直线 353直线 354直线 355直线 356直线 358直线 359直线 360直线 361直线 362直线 363直线 364直线 353直线 356

1038

1276

1276

1271

1069

1127

1115

960

1206

1141

907

916

岳飞抗金

自选图形 410


蒙古立国

金朝建立

契丹建立

唐朝灭亡

南宋灭亡

元朝建立

南宋建立

靖康之变

绍兴和议

王安石变法

北宋建立

专制集权加强

自选图形 409


西夏建立



五代十国

自选图形 408




2.主干解读

1)北宋制度的创设

北宋建立后,为铲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战乱不断的局面,巩固新的王朝,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专制集权,其制度创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重文轻武,文官治国。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的教训,它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但轻视军事、对武将过分防范,造成了北宋军队战斗力低下。

  ②分化事权,集权中央。这有利于有效地巩固统一、防止分裂,但却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造成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

  ③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固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割据势力,但边防空虚,导致边患选起,时受辽、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侵扰。


2)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3.易错辨析

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不同点

时代沿革

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两宋时期

内部结构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即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共拟国事,执宰相之职,

中书门下为宰相,为削弱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枢密院专管军政,三司专掌财政。通常将中书门下、枢密院称为“二府”,度支、盐铁、户部等执掌财政的三个部门称为“三司”,即二府三司制。

丞相职权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加强。但是,因作为决策结构的中书省、门下省议事的地方政事堂,后来演变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中书门下随贵为宰相,但是增设了参知政事为副相,并将军政单列由枢密院掌管,财政单列由度支、盐铁、户部等三司掌管,实际上极大的削弱了中书门下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相同点

都采取分割宰相权力的方法加强了皇权,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现,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史料研读

主题1: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史料:  

 ……在王安石制定和推行新法的全部过程中,是历经保守派人物的反对、阻挠和破坏,他也为此而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奋勇与他们进行斗争。宋神宗虽基本上对新法的推行予以支持,有时却不免为保守派的议论所蛊惑,或被他们的鼓噪所困扰,而表示有所犹豫和动摇,但在大多数场合,却都是以恢复了理性、排除了干扰为结局。而且,不论在王安石身居相位之时,或在他退出政坛之后,即从熙宁之末到元丰八年之春,从来都不曾因变法改制而引起劳动人民的群起反对。尽管还有许多项目,并不能依照王安石的初衷而次第进行,例如他想通过保甲法而把募兵制改为民兵制,他的那个吞并西夏与契丹、恢复汉唐时期统一局面的计划等事,而每项得到实施的新法在推行之后,全部在农业生产,或者政府的财政收入,或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收到或大或小的积极效益。对于这样的一些积极效益与成果,如果一概置之不理,视若无睹,而只着眼于司马光上台后粗暴地把新法全部推翻,认为这就是新法的失败,这是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道理的。

       ——摘编自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1791日出版。

【解读】材料从三个方面即,宋神宗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劳动人民的反映与变法实施的客观效果说明:对王安石变法不能因新法被废除而完全否定,而应客观的看待它的进步意义。从史料“宋神宗虽基本上对新法的推行予以支持”、“ 从来都不曾因变法改制而引起劳动人民的群起反对”、“ 实施的新法在推行之后,全部在农业生产,或者政府的财政收入,或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收到或大或小的积极效益。”可以知,王安石变法从统治者支持、人民群众的拥护、客观效果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历史进步意义。运用唯物史观下的时空定位,结合宋朝加强专制集权带来的国家积贫积弱,引发财政危机与边疆危机,可以得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虽出现用人不当,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被废除。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变法的进步意义。


主题2:宋朝祖宗之法与岳飞之死

史料:

南宋绍兴时,宋金战争已经持续了10余年之久,宋金战争对峙的局面逐渐形找,南宋小朝廷已无流亡之虞。赵构君臣手中有些与金讨价还价的资本,对于战争中形成的刘家军、张家军、韩家军、岳家军、吴家军,忌惮之心越来越重。认为“诸将权大重”,“天下之权不在庙堂,而在诸将”。此时,赵构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甚至先于忧外。战争旷日持久,再打恐兵连祸结,太阿倒持,不知半壁江山落入谁家。……为了收回兵权,办法之一,就是祖宗家法:以文制武……

 ——李昌宪:《也谈岳飞之死》,《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

解读】在研读史料时候,注重对史料中关键信息的获取,如对于战争中形成的刘家军、张家军、韩家军、岳家军、吴家军,忌惮之心越来越重。认为‘诸将权大重’,“天下之权不在庙堂,而在诸将”,“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甚至先于忧外。”表明宋高宗因其特殊经历,对武将的猜忌更深、更重,对武将的防范重于其他国务,甚至重于抗金雪耻、收复中原之大业。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北宋初年采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政策加强专制集权,形成两宋时期的祖宗家法。宋高宗宋朝祖宗之法以“防弊”为核心,必然做出处理岳飞的决定。岳飞死于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南宋亦亡于这一祖宗之法。


二、分级导练

(一)基础练习

1.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的目的

A.加强禁军力量       B.实现强干弱枝     C.防止地方专权    D.防止武将专权

 2.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钱、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段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通判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削弱了宰相权力    C.控制了地方财权    D.减少了行政失误

 3.为改善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其核心是

    A.丈量土地       B.劝课农桑       C.加强军事         D.整顿吏治

 4.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这表明他意图解决

    A.边疆危机       B.财政危机       C.政治危机      D.军事危机

 5.岳飞在《满江红》词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里的“胡虏”指

 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蒙古

 6.为了继续限制相权和加强皇权,北宋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和财权

 A. 正确                     B. 错误

 7.王安石变法引发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是北宋灭亡的历史根源。

     A. 正确                     B. 错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李焘《继资治通鉴长篇》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据朱熹《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一,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影响。


(二)提升练习

 1.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这一现象

 A.反映出五代时期皇帝都来自于兵变     B.改变了唐朝文人治国政治稳定局面

 C.揭示了北宋初年加强集权的必要性     D.折射出五代时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

 2.“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3.下表是北宋一代枢密院任职表,这说明北宋时期

北宋时期枢密院任职身份表


文职出身

武职出身

总数

枢密院正职

54

19

73

枢密院副职

108

21

129

A.武职官员行政效率比文官高      B.重文轻武政策影响官员任用    

 C.脆弱财政难以支撑军事需要      D.边疆战争频繁提升武官地位

 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这一设置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体现崇文抑武的方针
C.
实现了权力制衡                             

 D.有利预防内部的动乱

 5.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B.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C.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D.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6.宋代失势的文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牢狱也属罕见,而岳飞虽功勋卓著,仍不免以“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害于风波亭。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应是

 A.岳飞功高盖主        B.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C.重文轻武政策        D.文职官员才华出众

 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序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所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履奏、考账。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材料二  

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掌管将帅少兵则请,曾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农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籍多少,财用有无,不致于冗。

                                      ——据《蔡忠惠公文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官制设置的特点及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官制设置。


8.(选做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个官职(宰相,编者注)的性质是天子的秘书和代笔,而不是和古代的宰相一样辅佐天子,分担部分或承受全部责任,只有君权才无限发达。唐代宰相全部出自贵族阶级,他们一旦得位,即使天子也不能自由动摇其权力。明朝以后,不管宰相权力有多大,若令天子不高兴,他们便会忽然受到废踏,成为平民甚至犯人:宋代恰好处在唐和明清之间,宰相尚不至像明清一样没有权力,不过即使得到权力,达于极盛,一旦失去了天子在后面支持,亦同样会变为匹夫一名。只要看北宋的寇准、丁谓,南宋的贾似道等的境遇变化,事情便一目了然。地方官亦一样。唐代各地方官大多习惯保有和君主几乎同样的权力。宋以后的地方官,不管地位如何良好,只要君主一纸命令,职位便简单的交替。官官称为天子的仆从,但唐代营管是天子家族中有影响力的一员,所调“定策国老、门生天子”。而明代虽然也有宦官跋扈,但他们只是在得到天子恩宠时才有权力,恩宠衰退时势方亦随之全失。唐代和明代官官的差别,就是贵族政治和君主独裁政治差别的结果。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完中国史论著选评》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宋政治变革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加强专制集权做一简要评价。





























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导学导思

(一)教材解说。

1.时空结构:

组合 713












2.主干解读:

1)宋元时期的北方民族政权

对民族政权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辽、宋、夏、金等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这些民族政权都为我国边疆的开发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民族关系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反映到历史事件上主要有战争、议和及经济文化交流。各民族间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不能用侵略和反侵略的概念;正确评价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宋金之间的绍兴和议。对北宋而言,在接受了屈辱的条件后,统治者求得了苟安,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本身是民族友好和睦的表现,它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制度被少数民族;辽金夏同金同汉族的贸易练习增强,有固定的贸易场所——榷场。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各民族进一步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元朝的统一是辽宋夏金以来民族交融的产物,又促进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


2)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一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有效的管理,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大都及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为“腹里”(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其他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为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


3.易错辨析: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时期

西周出现,春秋战国开始瓦解,

春秋出现,秦统一全国在全国推行

元朝确立,历经明清,沿用至今

和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它是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影响

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但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使得各族人民处在一个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我国地方行政结构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史料研读

主题1:通过辽朝的国号看其国家政治的二元体制

史料: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原本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游牧国家,后来获得幽云十六州,遂兼有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契丹统治者对幽云汉地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于是便形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二元体制,这是辽朝最基本的国家特色之一。探索辽朝国号的变迁问题,应充分考虑到这种特殊国情。辽朝的汉文国号,主要是针对汉人及部分汉化程度较深的契丹人的,由于汉地统治的需要,汉文国号曾几度变更,或称“大契丹”,或称“大辽”,或两者并用。而辽朝的契丹文国号则是针对契丹人及其他北方民族的,从现有史料来分析,契丹人可能始终都自称他们的国家为“哈喇契丹”。汉文国号与契丹文国号的歧异,正是辽朝二元体制的一种表现。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6

解读:据材料“获得幽云十六州,遂兼有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契丹统治者对幽云汉地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于是便形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二元体制,这是辽朝最基本的国家特色之一。”可知,辽朝实行蕃汉分治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辽朝的汉文国号,主要是针对汉人及部分汉化程度较深的契丹人的,……而辽朝的契丹文国号则是针对契丹人及其他北方民族的”。可以分析出从辽与契丹国号的不断变动,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的地区的不同民众,实行不同的治理方式,反映辽朝国家政治的二元体制。涉及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主题2  行省制度

史料:

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运用,其长官又大抵是怯薛宿卫出身的蒙古人或色目人。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桌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辖内宣慰司、路府州县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世祖末成宗初,行台监察御史和廉访司,相继取得了对行省官吏的奏劾、按问、刷卷等权力,而且有所成效。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线,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时至元朝中后期,行省已不敢擅自裁决大政,必须咨请朝廷都省批文而行事。

             ——摘编自李志安《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解读:据材料“行省官员通常由……六七人组成……采用圆桌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线,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可知,为克服行省制度实行之初的弊端,元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行省内部分权和牵制、地方官员任免考核、行省的监察监督、行省划分上的犬牙交错等,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涉及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


二、分级导练

(一)基础练习

1.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乃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A.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     B.保持契丹的民族习俗

 C.采取民族分化的政策     D.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

 2.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的忧虑:“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里的“二虏”指

 A.匈奴、东胡             B.契丹、西夏   

 C.女真、蒙古             D.突厥、吐蕃

 3.12世纪后半期,中国北方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当时在位的统治者是

   A.完颜阿骨打            B.金世宗

 C.耶律阿保机            D.元世祖

 4. 《哈佛中国史》中写道:“蒙古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

 A.侯国      B.郡县       C.行省      D.三司

5. 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辽和西夏与北宋鼎峙,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统治的稳定。

 A. 正确                     B. 错误

 7.元朝在进北京、河北、天津等地设立行省,加强了中央对这些地方的管理。

     A. 正确                     B. 错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照山川地形自然境界建置。……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为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元朝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二)提升练习

 1.《辽史·百官记》载:“辽初官职,多由帐院所选,不设科举保荐之法。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之法取人,……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材料表明,辽朝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A.笼络统治北方汉族的需要     B.治理幽云十六州的需要

 C.借鉴中原农耕文明的需要     D.建立番汉二元制的需要

2. 如下图所示为辽、夏、金、元、北宋、南宋所处年代时间轴,请问图中④⑥对应的朝代是

 A. 辽、西夏  B. 金、北宋   C.蒙元、南宋  D.蒙元、北宋

3.北京地处要地,“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成为少数民族控制北方和接受先进文化的理想之地,契丹、女真、蒙古族和满族先后在此定都,其称谓演变是
A.
南京一中都一大都一北京    B.南京一北平一中都一大都
C.
中都一南京一大都一燕京    D.中都一燕京一南京一大都

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5.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其评价到:“无功于国,尽居显贵”。宣政院的“显贵”在于

 A. 向各行省宣达政令B. 负责中央官吏选拨

 C. 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D. 掌故蒙古和全国兵马征发

 6.我国古代民族迁移存在着两个基不方向,即少数民族向内迁移和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宋元时期民族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A.
少数民族向内迁移      B.汉族问边强地区迁移
C.
两个方问共存          D.前期是向内迁移,后期是向边疆迁移

7.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巍,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

   ——摘编自《大金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分界线。(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8.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11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导学导思

(一)教材解说。

1.时空结构:

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英国召开第一次议会

日本建立廉仓幕府



朝鲜建立高丽王朝





12世纪末

1265

13世纪初

10世纪初



直线 672直线 673直线 675直线 676直线 677直线 678

1271

直线 683

916

1127

1368

960

直线 694直线 698直线 700

稻麦复种制普遍

经济中心难移完成



元朝建立

契丹建立

北宋建立

南宋建立

元朝灭亡

棉花种植的推广

五大名窑



市坊制打破、榷场普遍、交子出现




海外贸易发达    开辟南北海运航线

自选图形 538


门第观念的变化、人身关系的松弛、社会控制松弛





2.主干解读:

1宋代商业革命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革》都认为宋代中国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商业革命”。其理由主要是:宋代的市突破原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商业活动散布于城中;出现了商业大都市,如东京、临安、大都等;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如四川地区流行的交子,元朝纸币的大量发行;海外贸易发达,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由商品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新变化,如人生依附关系松弛,市民文学的繁荣等等。

实际上,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北宋末年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亿;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的兴起。

2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东晋南朝:江南初步开发。从远古至西晋,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因五胡乱华、晋室南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基础。

 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但是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割据,北方经济再次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我国经济中心继续难移,南方人口数量超过北方。

 ③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南江南,使得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己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重心的难移,对宋元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其一,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其二,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3.易错辨析:

均田制与租佃制


均田制

租佃制

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盛于隋朝与唐代初期,唐中期开始瓦解。

唐朝中期,随着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两宋时期租佃制流行。

内容

封建政府将国有荒地按照人口平均分授给农民,受地农民的土地只能世代耕种,不得转让和买卖,并且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谷物与布匹,服兵役与劳役。

两宋“不抑兼并”,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出现了地主使钱雇农劳作,地主和佃农形成租佃契约关系。

影响

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保证了财政收入,是隋唐前期繁荣的重要物质保障。但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唐中期后逐步瓦解。

反映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的松弛,推动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史料研读

主题1: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史料:

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馀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2月版。

解读:据材料“姜行”、“动即千万”、“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时空限定、市场的扩大和经济功能的增强等方面得知,宋代专业化市场出现、市坊制被打破、商品种类增加、世俗娱乐场所的出现等等,都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主题2  宋代婚姻中的社会变化

史料:

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纷纷“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的大女婿孙暨、三女婿周渐、六女婿扬巽、韩琦的大女婿王景修,不仅门第无足称道,他们本人当时也仅仅是通过科举刚刚入流的八品官。 正是这些小小八品芝麻官竟做了宰辅之家的神龙快婿,与唐代宰相往往“女为王妃,男尚主”相比,差别显而易见。

 ——摘编自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

解读:据材料“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纷纷‘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可知道了宋代高官显贵、富商地主择婿时考虑的首要标准是科举及第,科举及第意味着授以官职,成为官户。表明在宋代随着科举制的完善,科举制已经成为官吏的主要来源,由此推动了婚姻等社会的新变化。本题以宋代婚姻变化折射出宋代社会的变化,指向时空观念下,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考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二、分层导练

(一)基础练习

1.宋代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情形比前代更为严重。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弱化       B.生产工具改进     C.土地政策调整    D.重农抑商强化

2.据《鸡肋篇》记载:“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反映的朝代应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3.唐代,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等;到宋代,市坊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于街巷,草市、夜市盛行。这一变化说明

 A.宋代统治日益腐朽           B.唐代经济超过宋代  

 C.宋代城市缺乏规划           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4.“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这说明宋代

  A.国家统一       B.国力强盛       C.经济重心南移        D.商品贸易繁荣

 5.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这体现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      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D.拜金主义思想的严重

 6.交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A. 正确                     B. 错误

 7.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A. 正确                     B. 错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各级城市普遍突破原有的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以商业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意识的觉醒,促成了市民阶层的全面兴起。原本粗糙自然的民间文化突破下层社会,跻身主流文化行列。宋代的城市变革,实质乃是摆脱政治中心的附属地位,实现由统治据点向文明实体的飞跃。

                      ——摘编自陈国灿《宋代兴起的城市文明》

材料二  在宋代两浙地区,随着商品流通的空前活跃,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的卷入到市场的活动之中。在两浙地区,到北宋中期,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南宋时期,不少镇的市场水平不仅赶上,而且超过所在县城。

                     ——摘编自陈国灿《宋代两浙路的市镇与农村市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概括指出宋代城市与商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两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谈谈你的该现象的看法。


(二)提升练习

 1.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中指出:经过唐末五代的动乱,宋初全国人口只有三千五百四十万;此后一百年,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2世纪初达到一亿四千万。宋朝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对外交往频繁

 C.农业发展迅速     D.民族关系和睦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C.“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
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3.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易导致封建王朝的通货膨胀

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产生过程中注重防伪的功能

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主要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坊和市的界限十分鲜明

C.市已经遍布到城内各处   D.官府直接监管交易活动 

5.宋代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市坊制度的瓦解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经济中心的南移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6.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

C.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


7.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材料二

 11-12世纪,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西欧各地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是第二类城市的典型,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城市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特点。

8.(选做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说:“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管理)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费正清则认为“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据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整理

材料二 

《马可·波罗游记》引起了西方对中国及远东的向往和关注,“诱起”了哥伦布决心漫游东方以至发现美洲,并由这种地理大发现进而导致了新的世界格局之确立。马可·波罗之后,大批意大利籍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将“天主福音”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一并传入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胡适认为:“重点并不是向后,即重回古典发现传统,而是向前,即推动启蒙运动和建设民族国家。”

——据周宪《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意大利交往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导学导思

(一)教材解说。

1.时空结构:

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英国召开第一次议会

日本建立廉仓幕府



朝鲜建立高丽王朝





12世纪末

1265

13世纪初

10世纪初



直线 672直线 673直线 675直线 676直线 677直线 678直线 698

1271

直线 683

916

1368

960

直线 694直线 700

宋词

元曲

直线 698


元朝建立

契丹建立

北宋建立

元朝灭亡

话本



郭守敬《授时历法》

沈括《梦溪笔谈》



自选图形 541

藏文改制蒙古文

契丹文



二程开创理学





2.主干解读:

1世俗文学的发展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民族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促进了以宋词、元曲为代表的世俗文学的发展。

士大夫的著名词作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作家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成就最突出。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此外,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宋词、曲及话本折射出了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2)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繁荣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民族交融频繁,理学提倡“格物致知”,这些因素促进科技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异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指南针发明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出现了北宋的沈括和元朝的郭守敬等两位大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郭守敬通科学过创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

宋元科学技术高度繁荣,它折射出了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古国地位,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3.易错辨析:

汉代儒学与宋代儒学


汉代儒学

宋代儒学

不同点

代表人物

董仲舒

程颢、程颐、朱熹

思想来源

以儒学为基础,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

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家、道家等思想

核心内容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对“天理”充分体验,即“存天理、灭人欲”;求“理”的方式是格物致知。

相同点

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维护了封建等级社会,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史料研读

主题1:程朱理学的形成

史料: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

解读: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根据材料“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以及人性的冶炼”可以得出先秦儒学完善了对人的探讨;由“董仲舒把……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可以得出汉代董仲舒吸收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由“唐代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可以得出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由“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可以得出宋代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可知,宋代的程朱理学是儒学结合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涉及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主题:  西夏在中国印刷术史上的贡献

史料:

北宋庆历年间,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但是,这今为止,现存最早的宋代印刷品只有雕版印本,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是明代的。毕异的活字印刷术,始终只是《梦溪笔谈》中的文字描述,缺乏物证。正因为如此,引起了一些国家的质疑,并开始与中国争夺活字印刷的发明权。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研究,牛达生在这部名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佛经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蹊跷之处。经书版框中栏线的四角没有衔接,汉文和西夏文混用,同一个字的笔锋形态也不尽相同,存在着错排、漏排、倒置的现象。这些有别于同时代雕版印本的现象,恰恰是活字印刷独有的特征。………1996年,经过国家文物部门的权威鉴定,这部西夏文佛经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将中国木活字印刷的使用时间从元代提前到西夏时期。西夏,一个将近1000年前的王朝,捍卫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彻底改变了世人对世界印刷史的认识。………无独有偶,就在牛达生探索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奥秘时,西夏泥活字印刷也被发现。

西夏占据着丝绸之路的东段,才使得活字印刷可以通过丝绸之路传向西方,从而扩天活字印刷的影响和范围。活字印刷,这一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文明成果,通过西夏,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摘编自唐荣尧《神秘的西夏》,时代文艺出版社201510月版

解读:涉及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史料证明拉开,根据材料“”牛达生在这部名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佛经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蹊跷之处。经书版框中栏线的四角没有衔接,汉文和西夏文混用,同一个字的笔锋形态也不尽相同,存在着错排、漏排、倒置的现象。这些有别于同时代雕版印本的现象,恰恰是活字印刷独有的特征”。可知,西夏佛经的考古发现为我国“捍卫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彻底改变了世人对世界印刷史的认识。”


二、分级导练

(一)基础练习

1.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有位学者“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这位学者可能是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程颢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是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学说

3.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新航路开辟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4.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5.“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6.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即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研究客观世界,以求真理。

 A. 正确                     B. 错误

 7.宋元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的世俗化。

     A. 正确                     B. 错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纲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从西汉到隋唐的一千余年间,儒家学者偏重于名物制度、章句训诂,讲究的是师承家法,对经义本身却无多少争论……从北宋中期起,儒学领域出现了新的现象,汉唐学者专事经学笺注的传统遭到废弃,对以前的经学旧说产生怀疑,群儒奋起,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从此,儒学开始哲学化,并越出了单纯研究经典的范围,成为包括经学、文学、史学、哲学在内的一门新的学问。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儒学”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提升练习

 1.汉代对先秦旧本儒家经书侧重训诂(文字解释),而宋人则抛开旧注,直接往经文中寻求义理,敢于怀疑和独立思考,逐渐形成“理学”或“道学”。这表明宋明理学

 A. 否定汉代董仲舒新儒学B. 强调回归孔孟儒学原典
C. 顺应商品经济发展潮流D. 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2.李约瑟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材料意在说明理学

 A. 本质是科学的B. 确立伦理本体论以塑造崭新人格
C. 强调经世致用D. 格物致知理论推动对物理的探究

3. 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这主要是因为

 A. 商业经济的繁荣B. 教育事业的发展
C. 政治体制的改革D. 科学技术的进步

 4.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城市经济的发展B. 社会环境的变化
C. 统治政策的调整D. 主流思想的演变

 5.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使李清照又一次被人们所关注,下列对李清照及其相关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善以清浅婉约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善用白描的笔法
B. 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生
C. 对山河破碎有切身感受,作品蕴涵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D. 其作品中强烈的慷慨悲壮的情绪,是豪放派集大成者

 6.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表。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文献出处

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旧唐书·回纥传》

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全唐诗》

诸郡多造纸袄为衣

[]《渑水燕谈录》

(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A. 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B. 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C. 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D. 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7.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材料二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8.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会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据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三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消磨于场屋之中;而……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

 ——据顾炎武《日知录》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3)材料三中,指出顾炎武认为当时禁锢人才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思想。

















单 元 测 评

一、测评示例

1.合格考示例

 1.[北京2019学业水平]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使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主要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加强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        D.废除丞相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北宋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故答案C正确。

【答案】C


 2.[江苏2018学业水平]“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版本,成千种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的“解放性的发明”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根据材料信息“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版本,成千种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可知该发明是活字印刷术。

【答案】D


   3.[课标全国Ш2018·25]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深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静谧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产生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融合。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天地里得到升华,并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知识、评价事物的能力,其考查的主要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本土文化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等信息并抓紧其中的地理信息作答。第(2)问,材料中的宋明理学融合的对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力”,对儒、道、释的界限模糊,对自身理论的升华,体现宋明理学“生命力”。考生可根据这些信息并结合所学宋明理学的内涵、影响等知识点作答。


【答案】

  1. 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从宋明理学形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包容力”与“生命力”。


 2.选择考示例

 1.[课标全国Ш2018·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政治。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的宰相人数在减少,这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力减弱,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上层社会,加强了社会流动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科举制功能的增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2.[课标全国Ⅱ2019·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程颢的理学思想。题干中“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的大意是静观万物即可得到自然的乐趣,只要能富贵而不骄淫,贫贱而能保持快乐,男子汉就能够成为英雄豪杰,即程颢认为观物与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故B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中程颢强调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相同的天理,而非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排除A项、C项。

【答案】B


 3.[2017年海南卷·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祖赵巨航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正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统,《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巨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道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新《太宗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解析】本题以北宋建立及专制集权加强的相关知识为依托,考查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的不同;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为时空观念下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

1)问,依据材料“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可以得出宋太祖认为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依据材料“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可以得出今人认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

2)问,依据材料内容,结合宋朝的史实和宋太祖统治者的立场可知,原因是“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答案】(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

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二、分级测评

(一)合格考级别测评试卷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四选一,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B. 兵部员外郎 C. 知府 D. 枢密副使

  1.  “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国家)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

国大体。(唐)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材料揭示出宋朝

 A.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B.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

 C.根除了地方割据基础            D.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

 3.《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中所述的官职是

 A. 转运使B. 知州 C. 通判 D. 枢密使

 4.宋朝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种状况

  A.造成武将拥兵自重            B.扭转边境军事弱势

 C.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D.引发王朝政治危机

5.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北部边境却边患严重,统治多现危机,其主要原因是

 A.宋初调整政策的弊端           B.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C.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           D.经济重心向南移动

 6.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这表明他意图解决

 A.边境危机          B.财政危机      C.政治危机     D.军事危机

7.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并把王安石的青苗法、

市易法、免疫法、保甲法等类比为近代西方国家的银行、税收、警察体系。这说明

 A.梁启超盛赞了王安石的锐意改革         

 B.梁启超批判了王安石的超强意识

 C.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昙花一现

 D.梁启超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根源

  1. 岳飞在抗金战斗中战绩卓著,但却被宋高宗和秦桧认为是心腹之患。造成岳飞悲剧的主   

要原因

 A.鸟尽弓藏的卑劣心态         B.飞扬跋扈的骄傲姿态

 C.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D.投降卖国的屈辱路线

 9.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的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这些改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激化了民族矛盾         B.加重了双方的负担

 C.缓和了民族矛盾         D.导致宋辽长期对峙

 10.宋至和元年(1054年),西夏派遣到宋朝的使者有庆唐舜卿(汉人),其中庆唐为蕃官职。这说明

 A.番号官职并非党项人所专受      

 B.党项人可以兼任汉人的官职

 C.西夏继承了辽朝的官职体系         

 D.西夏政权掌握在汉人的手中

 11.宋人徐梦莘所撰史书《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其地则自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其人则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材料中的“其人”是
A.
鲜卑人   B.契丹人   C.渤海人     D.女真人

 12.至元元年(1264年)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罢除各地管民官世袭,制定迁转法,收回世候符节,易地为宜;死后,其子孙按荫叙法授官而不再承袭父职。忽必烈采取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军事控制   B.废除世袭制度    C.控制官吏任免    D.加强中央集权

 13.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4.饮茶在宋代不再是奢侈的享受,平民老百姓也能享用。这反映了

 A. 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B. 对外经济贸易发展   

 C. 边疆地区农业进步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5.元代王桢《农书》记载:“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该记载反映了

 A. 铁制农具的出现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灌溉工具的改进      D. 冶铁技术的进步

 16.“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17.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录取人数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国策B.北方战乱的影响
C.
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并立的格局

 18.北宋蔡襄作《福州五戒》,其一曰:“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谓财也。观今之俗,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这表明

 A.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B.传统观念收到冲击
C.
逐利意识普遍强化D.门第制度不复存在

 19.辽朝初年,汉人官员穿汉服,契丹官员穿本民族服装;到辽朝末年,所有官员都穿汉服。这一变化

 A.是政治决策的产物      B.不利于契丹民族发展

 C.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D.受到宋朝的政治压力

 20.“程门立雪”的典故反映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为恰当的是

 A.“为政以德”B.“万物皆理”   C.“依法治国” D.“民贵君轻”

 21.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其中战国的“清新”、宋朝的“理性美”特色很明显。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民主政治       B.“罢黜百家”、理学盛行

 C.“百家争鸣”、“经世致用”   D.“百家争鸣”、理学盛行

 22.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从创作风格上属于

 A.边塞诗B.豪放词  C.婉约词 D.乐府诗

 23.“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

 A. 适应市民阶层需要B. 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
内容凸显历史故事D. 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24.南宋《梦梁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中的指南针的主要作用是

 A. 观察天象   B. 辨别方位  C.测量风向  D.记录风速

 25.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 指南针    B. 火药     C.印刷术  D.儒学


二,判断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正确答案选A,错误的选择B

26.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实质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

 A.正确   B.错误

27.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

 A.正确   B.错误

28.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源于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军事方面。

 A.正确   B.错误

29.王安石变法导致了统治集团的分裂,是北宋灭亡的根源。

 A.正确   B.错误

30.绍兴和议使得南宋维持了半壁江山,使得金宋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A.正确   B.错误

31.辽朝的职官设置分南、北面官,是“因俗而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交融。

 A.正确   B.错误

32.迁都燕京虽一度使金朝出现了治世,但也因带来腐化导致金朝灭亡。

 A.正确   B.错误

33.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是不同民族的交往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A.正确   B.错误

34.宋元时期虽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落后,但商业与城市空前繁荣。

 A.正确   B.错误

35.北宋科举考试南北分卷的做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反映。

 A.正确   B.错误

36.宋元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变迁和世俗文学的新发展。

 A.正确   B.错误

37.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文字。

 A.正确   B.错误


三,材料题2小题,共26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民,他们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令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材料二

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番商有愿意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送。密州商人平简因“三位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版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以上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6分)


39.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后世对秦始皇“盛赞不已”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的制度。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据材料三,你谈谈你对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二)选择考级别测评试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四选一,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4.宋代路级诸司并立、互补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正如时人所言:“朝廷以一纸下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由此可知,宋代对地方的管理体制

 A.增强了应对危机的能力    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遏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

 5.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危机一天一天地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下列思想主张最符合这种“自觉的精神”的是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6.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A. 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
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
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
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7.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评价主观性决定不具有客观性    B.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

 C.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D.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8.有文章曾说,至绍兴八年,南宋政权稳定后,“西北之民,感恩戴德,襁负而归,相属于路”,材料表明宋室南迁是

 A.宋金和议的必然结果    B.北方人口南迁的必然结果

 C.南方稳定政局的影响    D.南宋政权投降政策的产物

9.对以上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

北宋建立

1005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1038

西夏建立

1044

宋夏达成和议

1125

金灭辽

1127

金灭北宋

1140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1141

南宋与金签订和议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了相对和平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0.据记载:夏太祖李继迁起兵之初,受辽封赏,并与之和亲,1002年攻占北宋战略要地灵州,改灵州为西平府,将其政治中心迁到这里,“于是西夏势成而灵州永固矣”。材料说明辽夏亲

 A.决定了西夏在宋夏战争中的胜利    B.有利于解除西夏攻宋的后顾之忧

 C.奠定了西夏和宋军事对峙的割据    D.促进了西夏和北宋经济文化交流

11.北面官是辽朝的主要机构,下又分南北两个不同的部门,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北南枢密院是辽朝最高行政机构,也称南北衙。从中可以看出

 A.辽朝的统治机构效率比较低下    B.辽朝官制深受汉朝文化的影响

 C.辽朝制度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辽朝制度确保了强大军事实力

 12.《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这表明金章宗

 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B.全面仿照宋朝的制度

 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13.有学者指出:“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由材料可知元朝

 A.地方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原则       B.行省长官是由中央派遣官员担任

 C.以山川地形来划分地方行政区域       D.吸取了汉唐省级行政区划的经验

 14.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

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15.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劾,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
A.
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      B.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C.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      D.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

 16.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B. 《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C.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为小麦的种植提供了条件
D. 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17.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 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C. 历代赋税制度的改革D. 农民经济地位的提高

 18.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19.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2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2.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A. 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B.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D. 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23.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4.汉儒称赞《诗经》能够“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由此可知,朱熹

 A. 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B. 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
C. 比汉儒的看法更接近事实D. 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

 25.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

 A.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 理先气后
C.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D. 格物致知

 26.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27.《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讲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
B.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

 28.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9.古代文学作品中,商人的形象不断变化,从汉唐被歧视的弱者形象,到宋元贪婪吝啬小人形象,再到明清有情有义、义利兼得形象。材料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 商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C.
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秩序D.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止

 30.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B. 话本和小说
C. 汉赋和唐诗D. 元曲和傩戏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20)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选官方式,在北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取士无如本朝路狭,唯有进士、明经二科。虽近设制举,亦又取人不多。是三者,大抵只考文辞、念诵而已。天下之士,有大才大行而赋性不能为文辞就举试者,率皆遗之。向时天下无事,则此等人或在场屋,或在农亩,或为商贾,或为僧道,屈伏不能有所为,但怨望思乱而已。今昊(西夏王元昊)贼寇边,西陲用武,覆军杀将,中外震恐,兵寡粮匮,调发无所。当是之时,乃此等人踊跃快意,皆欲助贼为患,或更有盗贼屯聚,则为之倡首,惊劫州县,自图富贵之时也。其间忠义者,尚思因时驻屯而愿为朝廷之用者。然朝廷至今未悟,不加搜访。臣恐为他人所得,则中国处处皆为敌国也。

 ——(北宋)富弼《上仁宗乞诏陕西等路奏举才武》

材料二

统治者首先是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本身,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科举考试程式方面的不公。实行锁院制、糊名制、誊录制、殿试、覆试等,尽力减少在考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保证考试的相对公正与公平。对于考试过程中官员舞弊现象,予以严惩,以此减少落第士人的不满心理。其次是增加科举录取名额,充分发挥科举制度的縻士功效。

 ——黄云鹤《唐宋落第士人抗争及政府对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科举取士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政府应对科举弊端所采取的措施。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12分)

3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不过,不管宋代与唐代之间看起来有多么大的差异,宋朝的近代性同样是前代文明冲积的结果,比如从唐代的“飞钱”孕育出宋代发达的商业信用,瓦解于宋代的坊市制在中晚唐已经出现松动,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也是继承自唐朝设施。“唐宋变革”并不是断裂式的突变,而是内在于文明积累的突破。从18世纪起,处于近代化进程中的西欧开始出现了一种傲慢的论调:一些对中国了解非常有限的哲学家根据他们的想象,对中国文明作出了“停滞”的定性。事实上中西的历史都不可能停滞,西欧历史以他们的轨迹演进,中国历史也以自己的轨迹演进,经过漫长的文明冲积,“造极于赵宋之世”,产生了近代化的大突破。——我们这样的描述,也挑战了费正清先生提出的“冲击—回应”理论。

 ——整理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提取材料中关于宋代历史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充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洛学”是以北宋时期洛阳程预、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它提出的具有无穷规定性的“天理”成为理学世界观的基石。福建人杨时于元沽八年(1093年)师事程颐、程颗,遂有“程门立雪”之佳话。程题“独以大宾敬之”,且在其南归目送时充满冀望地说“吾道南矣”。
杨时归闽,传授洛学,他著述《学庸论语解》《易诗书礼记解》等著作,特别推崇四书的精神、研究义理的方法。杨时归闽后又十分重视讲学授徒,培养了一批理学学者。《宋史·杨时本传》中说:“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氏正宗。”并肯定,朱熹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杨)时。”杨时倡道东南,创立闽学之后,福建本地的学术文化迅趋繁荣,一度成了全国文化的重心及程朱理学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南到福建,北到河朔,东起苏浙,西迄四川,几乎都是闽学先贤及其门人后学的天下,“中原文献,十九在闽”。闽北俨然成为礼义之邦,邑人大都知书识礼,淳朴忠厚。

 ——摘编自刘树勋、陈遵沂《论杨时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杨时儒学思想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杨时在儒学发展上的贡献。(6分)

三、学练反思

学习提示:

辽宋夏金元也称宋元时期,指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辽)到1368年元朝的灭亡。这一时期,政治上,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一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战争一度频繁,但是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交融。经济上,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思想文化上,是理学与世俗文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继续繁荣。总之,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进一步发展,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本单元有两个学习要求:一是认识两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二是认识辽宋夏金元等诸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方法:

 1、通过列表、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两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通过时空定位掌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到元的统一这段民族交融的历史。注意在历史时空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

 2.通过史料学习与史料分析,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唐宋两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概述认识北方诸少数民族兴起建立政权到元朝的统一,认识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运用唯物史观,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宋元史的学习,认识宋元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变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通过对从民族并立到元朝的大一统认识到认识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特征,形成民族认同,自觉遵守宣传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你的困惑:













答案与解析

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基础练习

1—5.DADBC   6—7.AB

2.A.分析 本题以通判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凡兵钱、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段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中守臣指的是知州,由“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以看出,通判的作用是分知州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本题A
4.B.
本题考查北宋王安石变法。根据材料“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王安石试图解决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而带来的财政困境,故本题选择B.

 7.B.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一次为挽救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北宋亡于统治集团的治国之策与腐败。故本题错误。

  8.1)措施:解除节度使兵权,编练中央禁军;注意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地方设置知州与通判;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背景:鉴于唐末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矫枉过正,也带来了积贫积弱的新问题。


2、提升练习

 1.C.本题考查宋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的背景。依据题干材料“兵强马壮者为之”,可知唐末五代因武将与藩镇问题,形成地方割据,威胁专制集权,反映了宋初政治创制、加强集权的必要性。不能以五代说法过于绝对。文人治国是宋代的特征,故B项错误。D项没有涉及。故本题选D

 2.C.本题考查宋朝的政治制度,宋初采取二府三司制,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来加强君主专制,但是也带来了行政结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本题选B项目。三省六部制是唐代中枢机构,故排除A项。题目中并是二府三司制,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问题,故排除B项。宋初采取二府三司制,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是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3.B.本题考查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依据题干材料,北宋时期枢密院文职出生的任

职官员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宋初枢密院是分管全国军事的,凸显了宋代革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故B项符合题意,ABC项表述不符合宋初这一政策。

 4.D.本题要求学生能够对试题给出的图文材料进行准确解读,从材料中“路”“知州”“通判”等信息可以知道试题涉及的主要历史阶段是宋代。北宋初年的改革取得了制度性地解决央地关系的成效,扭转了长期以来地方威胁中央的历史性难题,本题D项“内部动乱”所指即此,因此D项正确。宋代通过一系列对地方权力削弱、牵制等举措的改革,在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目的的同时,也造成了地方过于被动,行政效率低下的结果,故而A项是错误的。试题呈现的图文,只能反映出宋代地方“分化事权”的具体表现,而“崇文抑武”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理念,这一点无法在试题图文中的直接看到,因此B项错误。包括宋代在内的整个中国传统历史阶段,政治主体是中央集权制度,本质上是专制政治,而“权力的制衡”则是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政治民主的保障,不可能出现在专制政治之中。因此C项是错误的。

5.B.本题考查宋朝的政治制度,宋初采取二府三司制,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来加强君主专制,但是也带来了行政结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王安石变法针对这一问题,将三司重新组织到一个新的机构里,以提高行政效率,所以本题选B项目。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不可能消除君主专制的弊端,排除A项。题目中并是二府三司制,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问题,故排除C项。材料中“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并未增加新的税种及经济收入,故D项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欠妥。

 6.C.本题以岳飞之死考查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文官虽失势但多被贬逐而不杀身之祸,而武将岳飞却因军功被杀害。北宋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采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等政策,这一岳飞等武将南宋初年的抗金活动中实力的增强,触犯了宋朝统治者之大忌,因此岳飞被处死,因此本题选择CAB两项都是表象,D项中岳飞是武将,宋代多以文人为相。

 7.1)特点: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互不统属。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这一措施是北宋初期采取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体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末以来武人专权社会混乱的局面,但是也导致了结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引发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8.1)唐代贵族政治下宰相的权力较大,而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唐代地方官员权力较大,而宋代地方完全服从中央;宦官在唐宋之间权力大为削弱,由天子家人到天子仆从。

2宋代鉴于唐末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初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矫枉过正,也带来了积贫积弱的新问题。



10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基础练习

1-5  ABBCD    6-7 AB

1.A.根据材料“乃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可知,契丹获取幽云十六州后,采取契丹之法治理游牧地区,而采取汉人之法治理中原地区,故本题选择A

7.B.元朝时期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归中书省直辖之地,故本题错误。

8.1)制度:行省制

特点:采用犬牙交错的方式划分;中央派出执行中书省政令。

2)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我国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提升练习

1.A.本题考查少数民族在政治制度上汉化的知识,注意主要目的的问法,辽朝作为一个落后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体现其因俗而治,根本核心目的在于便于笼络统治汉人,巩固统治。

 2.C.本题考查宋元时期北方民族政权。重在对时间轴的解读,指向时空观念,根据“1206”和“1127——1279”两个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应是蒙古和南宋,故本题选择C

 3.A.本题以北京为切口考查宋元时期的民族交融,指向时空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选择A项。

 4.A.根据材料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可知,行省在掌管地方大全,但受中央节制,故本题选择A

5.C.本题考查元朝时期的边疆管理与国家统一。根据材料“掌管宣政院”、“无功于国,尽居显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并负责全国宗教事务,故本题选择C

6.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民族交融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古代汉民族生活于中原地区,存在着北民南迁和汉人南迁,也存在相互迁移的情况,故本题选择C项。

 7.1)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8.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与地方分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11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基础练习

 1-5  CCDCB  6-7  AB

 1.D.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土地兼并。“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说明了中国古代由于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致使大量农民破产而成为流民,既不利于农业生产也会威胁社会稳定,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土地兼并就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就会发生,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答案选BA C两项是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D项是这一现象发生的条件。

4.C .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的婚姻等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终结”;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思想观念的改变,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排除;材料“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说明D项错误。

7.B.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完成于宋元时期。故本题表述错误。

8.1)变化:市坊制被打破,商业散布城中;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学的兴起;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原因:宋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政府政策相对宽松。

2)现象:商业市镇的兴起,并且发展水平较高。

认识:商业市镇的兴起,连接了城乡两级商业市场,推动了商品经济繁荣,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提升练习

1.C.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依据课本知识分析可知,宋初全国人口只有三千五百四十万.此后的一百余年,人口迅速增长,到12世纪初进入峰值阶段,当时在北宋、辽、西夏、大理等范围内,总人口达到一亿四千万.因为唐朝中晚期和宋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导致了人口的增长.故选C

2.C.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商业发展的理解。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时期商品交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反映了商品交易突破空间的限制,所以C符合题意;A反映的西周时期出现政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工商食官;B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不能提高人们积极性,私田的开垦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D“会馆”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故选C

3.D.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之货币。根据材料“ ‘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在其产生过程中注重防伪功能。

4.A.依据材料“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在宋代的变化--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可知A正确,排除BCD

5. D.本题考查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由材料”宋代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政府经济管理方式转变,故选择D项;市坊制度的瓦解时这一变化的结果,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废除,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经济中心,排除C项。
6.
B.依据材料可知,唐代以“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为恨,到宋代“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说明社会婚姻观念由唐代重视出身门第到宋代重视资财,这是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观念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7.1)表现: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原因: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等。

2)不同特点:城市经济功能更加明显;城市外向型发展特征突出;商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新兴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城市兴办大学等。


8.1)原因:宋代农业发达,手工业技术高超,商品经济活跃;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北方少数民族崛起,长期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发达;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等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积极支持对外贸易,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宋代船队组织管理科学。
2)影响:引发西方对中国及东方的关注;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加深了对世界的了解;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变革。


12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基础练习

 1-5 DCBDD  6-7 BA

 2.C.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的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南宋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要“存天理,灭人欲”。因此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AB体现唯物主义思想,与理学的唯心主义不符,D为汉代董仲舒提出。

 5.D.本题考查宋代文学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随着傻个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为满足市民阶层扩大的需求,世俗文学兴起,材料所说的“说话”即为文学世俗化的表现,故选择D项。

 6.宋代理学的“格物致知”不是求世界之真理,而是求道德之善。故此表述错误。

 8.1)儒家思想的二重性,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采纳与强力推行。
2)特点:重视经义的自主解读;哲学化、思辨化;儒学研究范围扩大;更加重视《论语》《孟子》;更加强调儒家的道德伦理,重视个人修养与完善。
影响: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体系;回应了佛道冲击;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和主流地位;四书地位提高;维系了专制统治;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提升练习

 1.B.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抛开旧注,直接往经文中寻求义理,敢于怀疑和独立思考”,结合所学知识,与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原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述,宋明理学在儒学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故本题选择B项。

 2.D.本题考查宋代理学。题干强调伴随理学发展的是纯粹科学及应用科学本身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结合所学知识,理学推崇“格物致知”,倡导体察事物根本规律以达到修明、睿智的境界,题干中的“物理”一词并不是现代的物理学,而是指“事物内在的规律和道理”,在此代指与科学有关的事物,理学的方法有利于推动“物理”的研究。理学本质是科学的说法是为了引出后面的内容,并非材料所强调的,排除A;伦理本体论和经世致用与题干中所涉及的“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无关,排除B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D.本题考查宋代的活字印刷术。根据材料“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书籍之所以流传多的原因在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故本题选择D项。

 4.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学艺术形式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现状的反映,在推动文学艺术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因素,结合本题,答案选A项,BCD三项则是推动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5.A.本题考查宋词之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结合所学知识,婉约派词的特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故本题选A项。而BCD属于豪放派词的特点。

 6.A.本题结合典籍中关于“纸衣”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叙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比较鉴别能力即史料实证。四则材料都涉及人们穿着“纸衣”,这表明唐宋时期的造纸技术有重大突破。故A正确。人们穿着“纸衣”并不能说明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故排除B项。C项中“只能”的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纸衣成为唐宋流行服饰,排除D项。

7.1)内涵:天下一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
2)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包含不同的流派;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而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哲学性。

8.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
2)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3)因素:以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思想:经世致用,学以致用。


第三单元单元测评

(一)合格考测评试卷  

 1.B.本题考查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宋初加强皇权,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故枢密副使,位同宰相的是,故D项正确。

 2.D.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材料中“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来看,材料揭示出宋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有效的控制了地方,故D项正确。宋朝并未实现国家大一统,A项错误;B项涉及到君主专制,非中央与地方关系;C项过于绝对。

 3.B.本题考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知州、通判,通判起到监察作用,故B项正确。

 4.C.本题考查宋初加强专制集权带来的弊端。根据材“料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可知军队数量庞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本题选C项。

 5A.本题考查北宋民族关系。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局面,这就直接给边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故A项正确。

 6.B.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根据材料“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可知,王安石变法试图解决财政问题,故B项正确。

 7.A.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根据材料“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把王安石的青苗法、市易法、免疫法、保甲法等类比为近代西方国家的银行、税收、警察体系”可知,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赞赏态度,故A项正确。

 8.C.本题以岳飞之死为切口考查对北宋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基本政治制度的考查。根据材料“岳飞在抗金战斗中战绩卓著”、“心腹之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武将、统兵在外,触犯了北宋初推崇文治、守内虚外的祖宗之法,所以岳飞必死。故C项正确。

 9.C.本题以宋辽关系为切口考查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材料“‘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可知,宋辽边界这些名称的更改时宋辽关系的缓和,故选择C项。

 10.A.本题宋与西夏的民族关系。根据材料汉人能够有番号官职,说明番号官职并非党项人所专有,故选择A项。

 11.D.本题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材料“其地则自契丹东北隅,……勇悍不畏死……”,可知为女真人,故选择D

 12.D.依据题干材料“忽必烈罢除各地管民官世袭,制定迁转法”可知,忽必烈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13.A.依据题干材料“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元代行省制度下地方 拥有适度权力,故A项正确,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受中央节制,不可能权力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14.A.本题以茶叶的种植考查宋元时期农业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宋代因为农业技术的进步,产量的提高,因此在粮食作物之外出现了很多经济作物,故A项正确。

 15.D.抓住关键词“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可知,宋代冶铁利用水排,烧炭鼓风,故D项正确。

 16.C.抓住关键词“最早”,依据题干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反映“坊”即住宅区的商业繁荣,商业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反映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的限制。结合所学可知,坊市制度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普遍出现最早是在宋朝。故C项正确。

 17.C.本题以科举考试南北分卷为切口考查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对社会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

 18.B.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社会的变化。根据材料“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谓财也”、“观今之俗,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B项正确。A项与题目主旨不符,CD项过于绝对。

 19.C.本题通过契丹社会服饰的变化考查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材料可知,辽初,汉人与契丹人服饰不一致,到辽末所有官员都着汉服,可知宋元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

 20.B.本题考查宋代理学。根据所学可知,程颢程颐理学的核心是“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故B项正确。

 21.D.本题以服饰为切口,涉及唯物史观下的社会变迁。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故服饰各异,宋代理学逐渐占主导,故“理性美”,选择D

 22.B.本题考查宋词的流派。根据所学知识,苏轼和辛弃疾属于豪放派词人,故选择B

 23.D.本题考查宋词和元曲,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赵家庄“”盲翁“”满村听说蔡中郎“表明宋代文学世俗化的趋势加强,故D正确。

 24.B.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根据材料“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可知,指南针的主要作用在于航海中辨别方位,故B正确。

 25.C.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可推知在文字方面的是指印  刷术,故C正确。

 26.A.公元907年,唐河东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末帝自立,建立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割据,其实质是唐代藩镇割据的继续

 27.A.宋初统治者针对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战乱不断的状况,采取“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政权的稳定。

 28.B.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源于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财政和军事方面。

 29.B.王安石变法针对北宋中期的财政与军事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北宋亡于统治集团的腐败及自身的政治体制缺陷,被金所灭,非亡于王安石变法。

 30.A1141年的绍兴和议,虽对宋而言带有屈辱性,但从长远看,保持了宋金边境较长时间的和平。

 31.A.辽在取得幽云十六州后,针对汉人采取汉法,对本地少数民族则采取游牧之法治理,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32.B.迁都燕京加速了女真社会的进步,金因自身统治的腐败亡于蒙古。

33.A.元朝存在民族等级划分,但是在大一统之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是主流。

 34.B.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经济总量较之隋唐更加繁荣。

35.A.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为维持南北平衡,采取南北分卷取士之法。

 36.A.宋元时期,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导致社会控制松弛,词、曲、话本等世俗文学的繁荣。

 37.A.宋元时期,少数民族异常活跃,辽、夏、金、蒙古等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创制了本族文字。

38. 【答案】

1)特点:贸易次数频繁,范围广;为数众多,出生不同阶层;以民间为主,但受政府严格控制。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政府的鼓励;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

2)作用:促进中外经济贸易交流;传递中外信息;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传播中外科技,推动西欧社会转型。

【解析】

本题以宋代海商外切入点,考查宋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第(1)问,要求概括海商的特点,并由此分析其发展原因。根据材料“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温州”、“建康”、“沿海农户和渔户”等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代海商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第(2)问,要求说明海商在中外关系中的作用。据材料二“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得出促进中外经济贸易交流,拉近中外人民的距离,据材料二“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得出充当使者,传递中外信息,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据材料二“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传播中外文化科技,推动西欧社会转型。

39. 【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被为后世所沿用;汉代刘邦为巩固政权,实行郡国并行制,是混合体制。

2)本题主要考查对行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知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根据材料“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以归纳出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建立行省制。

3)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比较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第一问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是指始终维护中央集权。第二问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回答即可,可以答为: 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二)选择考测评试卷

1.A.本题以宋代君主专制为切口考查史学素养。根据材料““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说明宋代君主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留在史书中,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不符合题意,题中解释的是宋太宗不乐之因,排除D项。

 2B.本题通过宋太祖驾崩一事考查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是受阶级立场、时代条件等的影响,历史叙述是主观的。同一历史事实会用不同的历史叙述。故B正确。ACD三项说法过于绝对。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

 3.A.本题以宋代君主专制为切口考查史学素养。根据材料““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说明宋代君主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留在史书中,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不符合题意,题中解释的是宋太宗不乐之因,排除D项。

 4.D.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材料“诸司并立、互补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说明北宋时期通过对地方分权的方式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天下之势一矣”可以看出地方分权的措施,有效的遏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故选择D项。地方分权降低了行政效率、削弱了应对危机的能力,故排除AC两项,材料设计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集权,排除B项。

 5.B.本题考查宋初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范仲淹。根据材料“在太平景况下,危机一天一天地严重”以及“变法运动”可知,此题涉及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及社会变法,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无疑是这是改革的前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正体现这种士大夫的自觉精神和责任担当,故本题选BA项是商鞅的思想,CD项是王阳明的思想。

 6.D.本题以青苗法的规定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王安石变法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A项变法“无视人民负担”的说法错误,变法的政策是正确的,只是执行出了问题,故错误;B项变法的政策是正确的,只是执行出了问题,故错误;C、变法的政策是正确的,只是执行出了问题,故错误;D项变法的政策是正确的,只是执行出了问题,故正确;

 7.D.本题考查以王安石变法为切入口考查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根据材料可知: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不一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是历史解释带有主观色彩,受时代、阶级、个人等影响,因此本题选择D项。历史解释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以实证精神研究是可以趋向客观的,故A不正确。司马光随同王安石同时代,但是受个人立场的不同,也不一定客观,故B不正确。评价受时代影响,但是也受个人立场及掌握史料的丰富程度,以及实证精神,故D不正确。

 8.B.本题考查南迁人口对南宋都城临安的影响。材料反映临安经战火后人口锐减,而北人南迁则为其带来大量人口,促进当地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南迁的影响,不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临安经济遭到战争破坏、城市人口的增长都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内容,故CD项错误。

 9.D.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表格可知,战争与和平构成各民族政权关系,故A不正确;北宋从9601127年,存在了167年,故B项错误;辽与北宋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金灭辽、灭北宋,故C错误;材料中辽、宋、金等政权在战争与和平中力量互有消长,故选择D项。

 10B.本题考查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材料反映西夏在辽夏和亲之后迅速攻占灵州,并将其政治中心迁到这里,说明辽夏修好有利于解除西夏攻宋的后顾之忧,故B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西夏建立于1038年,C项时空不对,材料不涉及到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故D项错误。

 11.B.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材料“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北南枢密院是辽朝最高行政机构,也称南北衙”,所学知识,作为游牧民族的辽,在取得幽云十六州后,随着民族交融,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故本题选BA表述错误,CD两项表述过于表象。

 12.A.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从材料“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可知,金章宗从礼乐、刑法、官制等方面入手,完善了金朝的典章制度,故A正确。D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未着重突出仿效宋制,故B项错误。从材料“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可以看出其对金章宗充满溢满之词,故C项错误。

 13.A.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根据材料“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元朝吸取汉唐自然行便导致割据的教训,采取犬牙交错的方式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其他选项与题中主旨不符。

 14.B.本题旨在考查元朝行省制的职能。从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以看出,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材料旨在强调行省制度下地方所拥有一定的大权,而不是强调行省制度造成地方势力膨胀,A项错;B项正确,较好地把握和理解了材料的内涵;材料不是强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和制衡的关系C项错;中书省才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D项错。

 15B.本题的考点为“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元朝的监察制度”, 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反映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劾,会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使得行御史台的监察收到了限制,后来统治者意识到这一问题,进行纠正,故B正确。A项中的长期紧张,材料中没有体现“长期,故A错误。行御史台行使的是监察权,C错误。D与题意无关,故D错误。

 16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依据题干材料“中原士民、扶携南渡……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可知,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故A项正确;《农政全书》是明朝的农书,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曲辕犁出现在隋唐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A

 17.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耕作方式。宋元时期随着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发展,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大量的租佃农出现,所以正确。B项中夏商西周时期没有小农经济;C项赋役制度和对农民的称呼没有关系;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地位有所提高,但不是经济地位,主要是政治地位.D项不正确。

 18.A.本题以北宋前中期盐业生产中工匠可选择雇主切入,考查北宋时期的经济以及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应性分析的能力。在古代封建政府一直坚持盐业专卖制度,盐税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且在古代明朝中后期时,在一些特定地区的一些行业内出现按日付工钱的雇佣劳动但始终未普及。所以,C项、D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古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材料的主旨主要是说在北宋时期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19.A.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私为券”。

 20A.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唐朝的镇只掌防戍守御,而宋朝的镇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说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涉及坊市制度,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也不能反映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故C项错误;D项是无关项,应排除。

 21C.本题考查宋代的商业经济。考查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
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经济重心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促进政府思想的变化,故C项正确。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22.B.本题以丝绸之路的变化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A、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 B、根据材料“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可得出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正确;C、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属于对外开放,故错误;D、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

 23A.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以及三教合流,考查学生解读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B项出现与唐代,故排除BCD两项的表述均于北宋时期儒学仍占统治地位的史实不符,应排除。材料中“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反映佛教主动适应正统思想儒学的变化,故A项正确。

 24C.本题考查《诗经》和朱熹的主张,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指的是汉代儒学,排除A;《诗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朱熹“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表述错误,排除B;《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符合史实,汉儒称赞《诗经》的内容存在对《诗经》过分的推崇,所以C正确;“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故选C

 25.A.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根据材料“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即强调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理和气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获得理的方式,故D项错误.

 26.C.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材料中“宋处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时期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比较普遍,故本题选择C项。A项错在发明雕版印刷术的人、B错在活字印刷;D项错在局限于官方。

 27.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影响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宋史》中记载,宋江等人被称为盗贼,但是明代施耐庵《水浒传》中又提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宋代以来的理学的出现,到明朝时,在理学居主导的背景下,又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启蒙思想,这表明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C项正确;ABD三项对材料解读错误。故选C

 28D.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市民文学。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一带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正是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材料所含的“自由”“正义”诉求,这正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前景下市民文化生活中反映的价值取向,故D符合题意。僧人在故事中只是一个意象,两个故事表达的是市民争取自由、伸张正义的愿望,无关乎对僧人的爱憎交加,故A项不正确;B项未能反映出要表达的本质意图;C项这两个故事都在杭州流行,没有其他地域作对比,不能反映出地域性,故C项不正确。

 29.C.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从汉唐被歧视的弱者形象,到宋元贪婪吝啬小人形象,再到明清有情有义、义利兼得形象”并结合所学可知,商人,在重农抑商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处于“四民”之末,历来受人歧视。但随着经济发展,商人的力量大大增强了,他们是市民的主要构成者,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逐渐发生变化,说明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C解读正确;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解读不全面,排除;D史实错误,排除。故选C

 30.A.本题主要考查宋词和元曲,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风俗画是体现市井风情的作品,是世俗文化的表现;文人画则是体现文人注重内心修养的作品,是高雅文化的表现。故选择A项。 B项中,话本与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具有世俗化的倾向。C项汉赋、唐诗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宋元以后”不符。D项结合所学知识,傩戏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体现了文化的世俗化。


 31.【答案】(1)问题:录取人数少;开科少;录取标准单一;人才流失。危害:落第士子参与造反,引起社会动荡;落第士子流向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北宋政权。
2)措施:完善科举制度,保证考试公正公平;严惩舞弊官员;增加科举录取名额。作用:提高官员素养;行政效率提高;加强中央集权;形成社会重学风气;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1)本题考查北宋科举取士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问题,依据材料一“本朝路狭,唯有进士、明经二科。虽近设制举,亦又取人不多。是三者,大抵只考文辞、念诵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录取人数少、开科少、录取标准单一、人才流失等方面概括北宋科举取士存在的问题,即录取人数少;开科少;录取标准单一;人才流失。第二小问危害,依据材料一“乃此等人踊跃快意,皆欲助贼为患,或更有盗贼屯聚,则为之倡首……臣恐为他人所得,则中国处处皆为敌国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落第士子参与造反、社会动荡、落第士子流向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北宋政权等方面回答其危害,即落第士子参与造反,引起社会动荡;落第士子流向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北宋政权。
2)本题考查政府应对科举弊端所采取的措施,要求具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二“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科举考试程式方面的不公……保证考试的相对公正与公平……以此减少落第士人的不满心理……增加科举录取名额,充分发挥科举制度的縻士功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完善科举制度、保证考试公正公平、严惩舞弊官员、增加科举录取名额等方面概括政府应对科举弊端所采取的措施,即完善科举制度,保证考试公正公平;严惩舞弊官员;增加科举录取名额。第二小问作用,综合二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提高官员素养;行政效率提高;加强中央集权;形成社会重学风气;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32.【答案】观点:宋代对比唐代出现内在于文明积累的突破(唐宋变革论);或者宋代进入现代的拂晓时辰;或者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自身发展的极盛时期。论证:政治上通过分散事权基本解决地方割据的历史难题;科举发展推动平民政治出现;经济上不抑兼并的政策推动租佃关系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市坊的界限被突破,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管制放宽;纸币出现,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高度繁荣;思想上儒学发展成哲学化、思辨化的新体系;科技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成熟与外传;文艺上词曲、话本等市民文学兴盛。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题目的论点,注意观点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论证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论证要充分,史论结合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根据材料叙述可以概况其观点是:宋代对比唐代出现内在于文明积累的突破(唐宋变革论);或者宋代进入现代的拂晓时辰;或者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自身发展的极盛时期。论证部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文艺等至少三个角度运用学科知识加以论述。如政治上通过分散事权基本解决地方割据的历史难题;科举发展推动平民政治出现;经济上不抑兼并的政策推动租佃关系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市坊的界限被突破,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管制放宽;纸币出现,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高度繁荣;思想上儒学发展成哲学化、思辨化的新体系;科技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成熟与外传;文艺上词曲、话本等市民文学兴盛。其他角度言之有理,论证充分即可。


33.【答案】

1)背景:儒家受到佛道冲击,函需自我完善;二程洛学体系的奠基作用;福建的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宋代印刷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贡献:开创闽学,推动福建文化繁荣和社会风气改善;收徒讲学,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更新义理,促成程朱理学的形成;尊师重道,成为儒学史上的榜样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理学发展的背景。第(1)问从材料“‘洛学’是以北宋时期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它提出对无穷规定性的‘天理’成为理学世界观的基石”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儒学的危机、洛学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文化交流、科技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杨时倡道东南,创立闽学之后,福建本地的学术文化迅趋繁荣,一度成了全国文化的重心及程朱理学的大本营和根据地”、“朱熹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杨)时”、“重视教学收徒,培养了一批理学学者”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55




XML 地图